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又称生殖器疣及性传播疾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迅速增加。据我国性传播疾病检测报道,生殖器HPV检出率为30.69/10万,仅次于淋病,占我国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的第3位。该病毒是在鳞状上皮复制的双股DNA病毒,通过与感染受损的皮肤接触进行传播。尖锐湿疣临床治疗并不难,但因其发病人数多,复发率高,具有亚临床感染的特点,并与宫颈癌外阴癌和肛周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认识HPV感染的发病机制,掌握尖锐湿疣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对控制性传播疾病(STD)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学】
病原体为人类乳头状病毒,该病毒直径50~55nm,具有72个病毒壳微粒组成的20面体衣壳及含有7900个碱基的双链、环状、螺旋状的DNA。迄今为止已发现70余种,主要感染上皮,人是唯一宿主。引起尖锐湿疣主要为HPV6、11、16、18、30、31、42、51~54型与恶性肿瘤有关。迄今该病毒仍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培养,因此对其生活周期,生物学特点及理化性质也了解甚少。
【发病机制】
由于HPV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消退、复发及癌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与感染者发生性接触,HPV通过皮肤或粘膜的微小损伤进入接触者的皮肤粘膜,病毒进入人体后可潜伏于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然后随表皮复制进入细胞核内,刺激表皮基底细胞,发生分裂,使表皮产生增值性损害。关于HPV感染导致上皮乳头瘤形成的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基底细胞增生活跃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基底细胞增生速度正常,但因细胞成熟延迟使表皮细胞不能及时成熟角化脱离而导致细胞堆积呈现“增生样”改变。不少实验研究的结果都支持细胞成熟延迟是主要的致病机制。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多数患者由性交传播,在患病3个月左右传染性最强,有性生活紊乱者较易感染。
2、间接传播 少数患者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盆、浴巾等间接感染。
3、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后易感染HPV,感染HPV后易发生尖锐湿疣,可能与妊娠期内分泌改变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研究发现孕期HPV感染的母婴传播不但可经产道直接接触传播,还可经血液、羊水及胎盘发生传播,新生儿脐血的HPV感染主要与母血的HPV感染相关,生产时新生儿咽部HPV感染主要与产道分泌物HPV感染相关。
【临床表现】
1、发病人群 尖锐湿疣主要发生在性活跃的人群,发病高峰年龄20-40岁占80%以上。近年来婴幼儿尖锐湿疣日趋增多,而且都是被动性的,没有防御意识,但其传染途径不外乎直接或间接传染,如在家庭内,公共场所公用毛巾和浴盆等,临床表现与成人大致相同。儿童的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对HPV的抵抗力较差。
2、潜伏期 尖锐湿疣潜伏期为2周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
3、好发部位
男性:多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和阴囊,但因系带、冠状沟及包皮的内板与性交时易损伤。故常为首发,本病还可侵及男性尿道,首先发生于尿道口,并可于尿道内传播,甚至侵及膀胱,可导致出血,出现分泌物及排尿困难。男性同性恋者肛周及直肠可发生损害。
女性: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后联合、前庭、阴帝、宫颈、会阴部和肛周,可无症状或有白带增多、瘙痒,偶有性交困难会或性交后出血等现象。
阴部及肛周以外:偶可发生,见于腋窝、脐窝。口腔、乳房和足趾间等。
【实验室检查】
1.醋酸白试验
用5%醋酸溶液涂于待检部位,3~5分钟后观察,尖锐湿疣病变处可见到均匀的变白,以此作为一种筛查试验来鉴别不典型的病变和发现亚临床变化,但醋酸白试验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偶可出现假阳性,见于非特异性龟头包皮炎,上皮增厚,外伤擦破,尿道口炎等。尤其是对HPV感染地位人群,此法可产生许多假阳性,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未明确。
2.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是证实尖锐湿疣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典型病理改变是在棘层上方及颗粒层出现凹空细胞,也称空泡细胞,是诊断HPV感染的主要依据,但未出现凹空细胞也不能除外尖锐湿疣的诊断,须多处取材或连续切片检查。
3.免疫学检查
采用抗HPV蛋白的抗体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PV抗原,目前已有检测不同型别HPV的抗体,检测HPV免疫学方法有免疫荧光法、亲和素-生物素法等。这些试验虽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但是敏感性不太满意,检出率仅为50%左右。
4.分子生物学检查
(1)核酸杂交试验:核酸杂交试验是检测HPV感染最为重要的进展,它不仅有助于尖锐湿疣及HPV亚临床感染的诊断,还有助于了解HPV感染与生殖道肿瘤的关系,了解HPV感染病谱及其流行病学的情况。核酸杂交法包括斑点印迹法、组织原位杂交法、核酸印迹法等,这些方法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一般没有假阳性,其中原位分子杂交法可进行感染组织定位观察,是诊断HPV感染的敏感而可靠的方法,但技术操作过程较繁琐,且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目前尚不能普遍开展。
(2)聚合酶链反应(PCR):PCR是将组织中HPV-DNA扩增,然后再检测,PCR是目前检测HPV感染最敏感的方法,理论上该方法特异性很高,但实验中轻微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PCR检测需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一定的实验室条件,尚不能在国内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目前,国内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医疗单位盲目开展PCR检测,只能造成诊断上的混乱,是不可取的。
【诊断】
随医学科学的进展,对HPV感染的诊断手段有很大突破,使HPV感染的正确诊断率明显提高。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诊断,多主张重视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如组织病理检查、核酸杂交等,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目前尚缺乏渐变、迅速、准确率高,又便于普及的诊断技术。